one belt one road

“一带一路”战略的意义、机遇与挑战

June 10, 2017 Mccuc Editors 0

来源: 中国路桥网 编者按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9月和10月先后提出了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这一构想已经引起了国内和相关国家、地区乃至全世界的高度关注和强烈共鸣。之所以产生如此巨大的效果,就在于这一宏伟构想有着极其深远的意义,蕴藏了无限的机遇。 “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意义 “一带一路”战略构想意味着我国对外开放实现战略转变。这一构想已经引起了国内和相关国家、地区乃至全世界的高度关注和强烈共鸣。之所以产生了如此巨大的效果,就在于这一宏伟构想有着极其深远的重要意义。 首先,“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顺应了我国对外开放区域结构转型的需要。众所周知,1978年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征程。从1979年开始,我们先后建立了包括深圳等5个经济特区,开放和开发了14个沿海港口城市和上海浦东新区,相继开放了13个沿边、6个沿江和18个内陆省会城市,建立了众多的特殊政策园区。但显然,前期的对外开放重点在东南沿海,广东、福建、江苏、浙江、上海等省市成为了“领头羊”和最先的受益者,而广大的中西部地区始终扮演着“追随者”的角色,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东、中、西部的区域失衡。“一带一路”尤其是“一带”起始于西部,也主要经过西部通向西亚和欧洲,这必将使得我国对外开放的地理格局发生重大调整,由中西部地区作为新的牵动者承担着开发与振兴占国土面积三分之二广大区域的重任,与东部地区一起承担着中国走出去的重任。同时,东部地区正在通过连片式的“自由贸易区”建设进一步提升对外开放的水平,依然是我国全面对外开放的重要引擎。 其次,“一带一路”战略构想顺应了中国要素流动转型和国际产业转移的需要。在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经济发展水平低下,我们亟需资本、技术和管理模式。因此,当初的对外开放主要是以引进外资、国外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模式为主。有数据显示,1979至2012年,中国共引进外商投资项目763278个,实际利用外资总额达到12761.08亿美元。不可否认,这些外资企业和外国资本对于推动中国的经济发展、技术进步和管理的现代化起到了很大作用。可以说,这是一次由发达国家主导的国际性产业大转移。而今,尽管国内仍然需要大规模有效投资和技术改造升级,但我们已经具备了要素输出的能力。据统计,2014年末,中国对外投资已经突破了千亿美元,已经成为资本净输出国。“一带一路”建设恰好顺应了中国要素流动新趋势。“一带一路”战略通过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这“五通”,将中国的生产要素,尤其是优质的过剩产能输送出去,让沿“带”沿“路”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共享中国发展的成果。 第三,“一带一路”战略构想顺应了中国与其他经济合作国家结构转变的需要。在中国对外开放的早期,以欧、美、日等为代表的发达经济体有着资本、技术和管理等方面的优势,而长期处于封闭状态的中国就恰好成为他们最大的投资乐园。所以,中国早期的对外开放可以说主要针对的是发达国家和地区。而今,中国的经济面临着全面转型升级的重任。长期建设形成的一些产能需要出路,而目前世界上仍然有许多处于发展中的国家却面临着当初中国同样的难题。因此,通过“一带一路”建设,帮助这些国家和地区进行比如道路、桥梁、港口等基础设施建设,帮助他们发展一些产业比如纺织服装、家电、甚至汽车制造、钢铁、电力等,提高他们经济发展的水平和生产能力,就顺应了中国产业技术升级的需要。 第四,“一带一路”战略构想顺应了国际经贸合作与经贸机制转型的需要。2001年,中国加入了WTO,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中国“入世”对我国经济的方方面面都产生了巨大影响。可以说,WTO这一被大多数成员国一致遵守国家经贸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冲破了少数国家对中国经济的封锁。但是,近年来国际经贸机制又在发生深刻变化并有新的动向。“一带一路”战略与中国自由贸易区战略是紧密联系的。有资料显示,目前我国在建自贸区,涉及32个国家和地区。在建的自由贸易区中,大部分是处于“一带一路”沿线上。因此,中国的自由贸易区战略必将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而得到落实和发展。 “一带一路”建设面临的新机遇 “一带一路”是一个宏伟的战略构想,它的建设过程不仅涉及众多国家和地区,涉及众多产业和巨量的要素调动,这其间产生的各种机遇不可估量。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第一,产业创新带来的机遇。产业创新涉及产业转型升级和产业转移等带来的红利。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中国的一些优质过剩产业将会转移到其他一些国家和地区。在国内,因为市场供求变化,一些过剩的产业,也许在其他国家能恰好被合理估值;在国内,因为要素成本的上升而使一些产业、产品失去了价格竞争力,也许在其他国家,较低的要素成本会使这些产业重现生机。在国内,因为产品出口一些发达国家受限而影响整个产业的发展,也许在其他国家就能绕开这些壁垒,等等。此外,由于产业转移引致的产业转型升级更是机遇无限,比如技术改造、研发投入、品牌树造等等都会给投资者带来无限机遇。 第二,金融创新带来的机遇。“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首先需要有充足的资金流,巨量的资金需求只能通过金融创新来解决。我们已经发起设立“亚投行”和“丝路基金”,但这也只能解决部分资金问题,沿“带”沿“路”国家和地区一定会进行各种金融创新,包括发行各种类型的证券、设立各种类型的基金和创新金融机制等等,这其间的红利和机遇之多甚至是不可想象的。 第三,区域创新带来的机遇。“一带一路”本质上是一个国际性区域经济的范畴,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必将引发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区域创新,这包括区域发展模式、区域产业战略选择、区域经济的技术路径、区域间的合作方式等等,这其间的每个创新都蕴涵着无限的机遇。 “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不仅有机遇也充满了挑战,需要我们有一定的风险意识,并未雨绸缪。 首先,自1999年以来,中国政府就一直鼓励企业“走出去”。最初的投资大多集中于一些全球贫穷国家的资源开采项目上。近年来,随着国内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中国对外投资首次超过了外资流入,对外投资也被引导到发展中经济体和发达经济体中的更为引人瞩目的项目上。五六年前,中国“走出去”模式基本上围绕着大宗商品,现在开始在一些实行竞标机制的国家承建基础设施项目。我们知道沿“带”沿“路”的一些发展中国家还是比较愿意接受我们的投资,但由于其中一些国家政局并不是十分稳定,不同党派之间的理念差别很大,一旦一个党派下台,就会改变过去的对外政策,这必将给我国在这些国家的投资带来巨大风险。因此,我们在具体实施“一带一路”战略时必须对这些国家的政治格局、法律环境等进行仔细研究,在投资之前做好风险应对的预案,将投资的风险降到最低。 其次,“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中的任何创新其实都会有潜在的风险,尤其以金融为主的虚拟经济创新蕴含的乘数式风险,需要我们时时刻刻保持高度警觉。 最后,实施“一带一路”战略必须得与国内经济状况相适应。我们要看到,中国的产能过剩是相对的;实际上,国内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仍有很大空间,大有可为。如果我们不顾及国内的这些实际需求而一味向国外投资和转移产业,有可能会产生对国内投资的挤出效应和产业的“空洞化”。对此我们要提高警惕。 来源: 经济日报

蒙特利尔侨学界欢迎卢沙野大使到访

April 27, 2017 Mccuc Editors 0

2017年4月27日,新上任的中国驻加拿大大使卢沙野先生与夫人王立文到访蒙特利尔,蒙城侨学界举行热烈的欢迎晚宴。中国驻蒙特利尔总领事彭惊涛、副总领事边志春等陪同大使夫妇出席。50多个侨团和机构的代表近500人出席活动,宾主济济一堂,气氛热烈。  

蒙特利尔首届春节庙会成功举行

January 16, 2017 Mccuc Editors 0

来源:中国驻蒙特利尔总领事馆 1月14日,2017年蒙特利尔欢乐春节系列活动的重头戏–首届春节庙会在COMPLEXE DESJARDINS举行。活动现场人声鼎沸、热闹非凡。庙会共同名誉主席中国驻蒙特利尔总领事彭惊涛、蒙市市长DENIS CODERRE以及联邦政府代表ALEXANDRA MENDES,魁北克省卫生厅长GAETAN BARRETTE、南岸市长代表DANIEL LUCIER及众多侨领和大量市民出席了开幕式。   彭总领事在致词中表示,在加拿大将春节确定为公共节日、蒙特利尔纪念建市375周年之际华人社区举办首届新春庙会有着特别意义。庙会是华人社区最大规模的一次活动,由华人社区发起、筹资、组织,70多个社团,400多演员,300多志愿者参与,充分显示了旅蒙华人的活力和影响。他表示相信春节会将中加两国人民更加紧密地联结在一起,春节庙会也将成为多元文化的蒙市各族裔的文化盛宴。科德尔市长称赞华人珍视传统,是伟大的民族,为华人社区感到骄傲。他认为蒙特利尔与中国城市的关系日益密切,在世界范围也堪称楷模。开幕式上还宣读了特鲁多总理和提出春节议案的华人议员谭耕的贺信。一个收养了3个华人孩子的家庭登台向大家拜年。最后,彭总领事和科德尔市长双双登台为金银双龙点睛。欢乐春节系列活动筹委会主席张仕根敲起大鼓,双龙飞舞。以双龙为背景,中国驻蒙特利尔总领馆与各位来宾及现场华人华侨一道向中国人民拜年,将全场气氛推向高潮。   当天活动包括文化展示和文艺演出两部分。近4万人现场观看了传统武术、戏曲、民族舞蹈、歌曲以及书法、国画、家具、中医、美食等展览。中央电视台、中新社等中央媒体及当地媒体采访了庙会。  

李克强访蒙特利尔 做了哪三件大事?

September 23, 2016 Mccuc Editors 0

作者:加拿大网络电视 综合报道 视频:加拿大国际电视 2016-09-23 17:01 9月23日,中国总理李克强和加拿大总理杜鲁多到访加拿大第二大城市蒙特利尔,受到上千华人的夹道欢迎。 早上,两国总理先在蒙特利尔加拿大人冰球队主场贝尔中心与市民见面,蒙特利尔市长丹尼斯·科德尔(Denis Coderre)陪同。 一、加拿大冰球外交就像中国的乒乓球外交 冰球一向是加拿大的外交手段之一,就像中国的乒乓球外交一样。从渥太华结束行程转战蒙特利尔的总理李克强,当然也不能免俗。在杜鲁多的带领下,撇开工作先不谈,李克强来到了蒙特利尔加拿大人冰球队的训练场主场贝尔中心,穿上冰球队服,观看华裔青少年的冰球表演赛,并兴致勃勃地为小球员们开球。 之后,两国总理前往蒙特利尔会议中心(Palais des congrès de Montréal)。 蒙特利尔的上千华人前往李克强下榻的喜来登酒店和第六届中加贸易论坛举办地蒙特利尔会议中心门前,夹道欢迎李克强总理的到来,气氛热烈。 二、第六届中加经贸合作论坛在蒙特利尔举行 中加总理出席 由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和加中贸易理事会共同主办的第六届中国—加拿大经贸合作论坛,当地时间9月23日在蒙特利尔会议中心举行。 根据中国新闻网报道,当天到访蒙特利尔的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和陪同李克强访问蒙特利尔的加拿大总理杜鲁多,分别在论坛午餐会上致辞。 在论坛开幕式上,中国贸促会会长姜增伟在致辞中说,经贸合作是中加关系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中国经济发展正在为中加经贸合作增添新活力、注入新动力。两国经济的互补性和双边合作的互惠性蕴藏着巨大潜力。 为深化中加工商合作,姜增伟提出建议,包括:中加工商界要落实好中加投资保护协定,加快探讨商签中加自由贸易协定可能性,消除贸易和投资壁垒,加快培育跨境电商等新业态,放宽高科技产品出口限制。抓住中国实施“一带一路”战略、“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行动计划和加拿大实施“亚太门户与走廊计划”的机遇,深入挖掘各领域合作潜力,加紧实施一批重点项目,推动中小企业发展创业创新合作。搭建经贸促进平台,拓展交流合作机会。利用各自比较优势,合力开发第三方市场。 加中贸易理事会主席彼得·克莱特在开幕致辞中表示,李克强总理的来访,继续深化加中双边关系,两国关系的升温让业界能够为推动两国经济和商业往来做出更多成绩。 蒙特利尔市市长丹尼斯·科德尔在致辞中指出,加中两国的双边关系对经济贸易发展至关重要,他大力支持加中启动自贸协定可行性研究,支持两国政府共同面对挑战和难题,开启友好合作新篇章。 加拿大蒙特利尔银行副主席布赖恩·托宾在专题研讨中表示,虽然有很多挑战,但他对加拿大和中国达成自贸协定非常有信心,并期待这一协定尽快实现。 […]

蒙特利尔华人社团举行新闻发布会支持中国南海立场

May 28, 2016 Mccuc Editors 0

中国驻蒙特利尔总领馆 2016年5月28日,蒙特利尔华人社团在华埠枫华苑假日酒店联合召开“蒙特利尔华人社团反对域外国家干涉中国南海事务,支持中国南海立场新闻发布会”。经过近两个小时的发言讨论,一致通过了“关于支持中国处理南海事务立场的声明”和“给特鲁多总理的信”。 新闻发布会准时于11点开始,蒙特利尔华人联合总会主席邵礼平先生代表发起者讲话,他说:在这里我们举行关于支持中国南海事务问题的新闻发布会,发布会由加拿大(蒙特利尔)华侨华人促进中国和平统一联盟(促统会)、满地可华人联合总会和满地可华商会发起,由今日出席发布会的侨团共同主办。举行不同形式的支持中国南海事务的活动,增强华人团结,促使加拿大政府和人民进一步了解问题的实质,进而支持中国对南海事务的做法。 华商会主席张仕根和促统会会长张茂川做了简单补充后,邵主席请大家发言。第一个发言的是促统会的张琍玲女士。她激动地说:“海外华人都是民间大使,是要做工作的。我出生在大陆,长在台湾,大陆是我的爸爸,台湾是我的妈妈,我从小的愿望就是爸爸妈妈不要吵架,要共同为中华民族的福祉而努力。今天我参加这个会议,是因为我可以证明南沙群岛是属于中国的。” 张女士从东汉三国说起,引经据典论述各朝代中国政府对南海地区的管辖权。当说到1956年“宁远部队”巡弋南沙,截获克洛马事件,收复被菲律宾人占领的太平岛等岛屿时,邵礼平主席插话:“张女士就是当年率领宁远部队的夺岛行动的张振国将军的女儿”,全场震惊,随之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张女士根据她父亲完成任务后写的《南沙行》一书,介绍了当年军事行动的背景。1950年6月,政府为求集中力量,曾对南沙的守卫暂时予以放松,南沙群岛便发生了一系列“荒诞”的怪事,一些菲律宾人、日本人和美国人登上某个岛屿便宣布成立某“王国”……1956年6月,张振国将军受命,带领军队由双子礁进入南沙区域,赶走菲律宾人,登上太平岛……官兵们开炸河道、立示航标、升起国旗……向全世界宣布7月11日中国军队进驻南沙群岛,7月12日在岛上竖立“太平岛”和“固我南疆”两块石碑。她父亲的书中写道:“我们在丛林中发现了一座土地庙,门上悬有‘有求必应’四个鲜明大字,这是我们祖先留下的遗迹。” 张女士还说,她父亲的书是由绿洲出版社出版的,原来可以在网上免费阅读,可是自从南海问题变成热门话题,现在若再google《南沙行》三个字,显示的不再是内容,而是卖书的广告了。“原来他们要拿我父亲的书赚钱……他们还说,现在已经没有完整版了。其实完整版就在我的手上!” 张女士说,她曾经看到过父亲的手稿,后来父亲去世了,很多珍贵的资料被烧掉或丢掉了,现在她只剩下了一本书。她还说,目前正在与出版商协商,让他们重新把书放在网上供免费阅读。张女士批评美国为了自己的利益,利用台独势力“借刀杀人”;她还抨击台湾新领导人蔡英文关于“不设立场”的表态,她说:“你不设立场,菲律宾人就有权驱赶我们的渔民!美国曾经要求马英九放弃九段线,但是马英九没有答应,他顶住了,值得表扬。” 张女士还举例说,美国和日本都有过不承认、不履行国际仲裁的先例,中国自然也可以不接受所谓的南海仲裁。她还说:我认为蔡英文应该承认九二共识,因为我们流着同样的血。张女士的发言铿锵有力,有理有据,多次赢得全场热烈的掌声,成为新闻发布会一大亮点。 接着,各社团领导和与会华人纷纷表达意见。最后,邵礼平主席宣读了“关于支持中国处理南海事务立场的声明”和“给特鲁多总理的信”。在征得大家同意后,落款为蒙特利尔华人社团联合。该信近日将被翻译成英法语递交给加拿大总理特鲁多。

蒙特利尔华侨华人慷慨解囊赈济麦克默里堡大火灾民

May 22, 2016 Mccuc Editors 0

加拿大蒙特利尔华人联合总会等43家华侨华人组织,22日晚在蒙特利尔为艾尔伯塔遭受山林大火的灾民联合举行“灾难面前,我们是一家人”赈灾捐款晚会。中国驻蒙特利尔总领事彭惊涛、加拿大红十字会和蒙特利尔市政府官员和近500华侨华人代表出席了晚会。 大家慷慨解囊,在两小时的晚会中,共捐款6.5万加元(约32.5万人民币),用以帮助受灾民众。 彭惊涛说,捐款晚会展现了加拿大华侨华人,不分党派、族群和信仰,同呼吸共命运,挺身相助的美德。出席晚会的加拿大红十字会高级官员保罗说,加拿大华人用行动证明他们不但聪明勤劳,更是有爱心有公益心的优秀族群。阿尔伯塔山林大火发生后,加拿大红十字会作为唯一接受赈灾捐款的机构,开放民众捐款。民众可以通过短信、网站等进行捐款。所有捐款均进入红十字会指定账户。加拿大联邦政府和艾尔伯塔省政府,将根据民间捐款数额进行匹配拨款,且上不封顶。捐款活动将持续到5月31日。阿尔伯塔麦克默里堡市地区5月1日发生山林大火,近9万人被迫撤离。截至当地时间22日中午,已有3500平方公里森林被大火焚毁,这是加拿大历史发生的最大山林火灾。  

中国在南海的主权权益是海外华人的核心关切

April 8, 2016 Mccuc Editors 0

【编者按】 悉尼华人日前在澳大利亚最大的中文报纸《澳洲日报》就南海问题以专版形式刊发6篇文章,阐明中国对南海诸岛的主权,表达海外华人的拳拳爱国热情。 作者:澳大利亚维护和平与正义行动委员会,刊于《澳洲日报》2016年4月8日第17版。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原文略有改动。 南海,又称南中国海,美国称南海水域的岛屿为:斯普拉特利群岛。近来,由于美国的军事介入和支持,“南中国海”已经成为国际舆论的“高频词”和“高危词”,争议的阴霾正笼罩在这个曾经静谧的、美丽富饶的水域。 南海为什么会突然间成为全球关注的“热海”?中国为什么进行岛礁建设?南海为什么是中华民族的核心利益?美国为什么会以“航行自由”为名直接、公开地军事干预南海?南海地区的“自由航行”真的不自由了吗?国际仲裁可以改变中国对南海的主权权益吗? 南海,地理位置:北靠中国大陆和台湾岛,东接菲律宾群岛,南邻加里曼丹岛和苏门答腊岛,西接中南半岛和马来半岛。南海东北部经巴士海峡、巴林塘海峡等众多海峡和水道与太平洋相沟通,东南经民都洛海峡、巴拉巴克海峡与苏禄海相接,南面经卡里马塔海峡及加斯帕海峡与爪哇海相邻,西南经马六甲海峡与印度洋相通,从东海往南穿过狭长的台湾海峡,就进入南海了。南海是中国最深、最大的海,也是仅次于珊瑚海和阿拉伯海的世界第三大陆缘海。南海位居西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的航运要冲,四周大部分为半岛和岛屿,在经济上、国防上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面积约有356万平方公里,相当于16个广东省那么大。南海不仅拥有着异常丰富的渔业资源、深海动植物资源,更为重要的是南海海底蕴藏着大量的石油天然气资源,据初步估算海底石油蕴藏量达200亿吨,有“第二个波斯湾”之美誉。 南海,中国正在为维护主权权益进行有效管理建设;美国在“亚太再平衡战略”下宣称在南海的军事“航行自由”是其核心利益,美国并公开鼓动或敦促日本、澳大利亚、印度、越南、菲律宾等国在南海挑战中国对其主权的主张与管理;美国已经两次军事挑寻中国在南海的12海里权益,并正在集结、筹划以“自由航行”为名的第三次更大的军事挑寻。 南海,由于美国的“热炒”,已经超出主权纠纷的范畴正在成为中美战略博弈的“热海”,美国出于在亚太及全球的霸权利益的需要与中国维护核心利益及中国和平崛起的主张正在南海区域酝酿着直接的冲突。 渴望富裕、民族尊严和民族复兴的中国人民、爱好和平的世界各族人民、维护公平正义的有识之士,应团结起来、提高警觉,共同维护来之不易的世界和平、维护世界经济的稳步复苏、维护人类文明的尊严,用智慧和行动阻止任何“潜在”的战争发生。 责任编辑: 山石

白求恩雕像重新安放仪式

驻加拿大大使兰立俊出席白求恩雕像重新安放仪式

October 16, 2008 Mccuc Editors 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驻加拿大大使馆 2008年10月16日 10月14日,中国驻加拿大大使兰立俊应邀出席在蒙特利尔市举行的白求恩雕像重新安放仪式,并与加拿大前总督伍冰枝、蒙特利尔市市长Tremblay、康考迪亚大学校长Woodsworth教授等贵宾共同为重新安放的白求恩雕像剪彩。 兰大使在安放仪式新闻发布会上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称赞蒙特利尔市各界一年来为纪念白求恩大夫赴华70周年举办的一系列活动让更多的加拿大人走近白求恩,为两国人民回顾中加友好关系的发展历程提供了机会。兰大使说,白求恩大夫在加拿大人民眼中是一位外科医生、作家、活动家、艺术家等,但他是中国人民心中的一位伟大的人道主义者和国际主义战士,是一位具有高尚情操的加拿大英雄,是中加两国人民友谊的象征。1976年,由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赠送给蒙特利尔市政府的这尊白求恩雕像不仅是两国人民友谊的象征,更见证了两国友好关系的发展,也体现着蒙特利尔市与中国的特殊联系。兰大使表示,白求恩雕像的重新安放一定会激励更多加拿大人,特别是青年一代,为中加友好关系的进一步发展而不懈努力。   伍冰枝前总督、Tremblay市长和Woodsworth校长也在会上发表了讲话,高度评价了白求恩大夫的一生,对他为加中友好关系所出的贡献表示敬佩,并希望越来越多的加拿大人更多地了解白求恩。伍冰枝前总督在讲话中还愉快地回忆起访华的情形,特别是在延安等白求恩大夫曾经工作生活过的地方参观访问的感受。她表示正在撰写一部有关白求恩生平的专著,计划明年3月出版。   蒙特利尔市政府、康考迪亚大学、白求恩大夫的亲朋好友和各界友好人士以及当地华人华侨代表200余人参加了新闻发布会和雕像重新安放仪式。